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民情(3/5)

三十人,六个城门整日都要守,晚间净街也是壮班在办,实在无力再派人来缉凶。”下面等着的两班衙役纷纷喧闹,都是针对快班。最近正是下乡比较钱粮的时候,下半年过得好不好,都指望着这两个月的收入了,很多人还凑钱买了牌票等着下乡,谁知

被典史一股脑调来抓杀人犯。加之大家都知道郑老的背景,平日下手凶狠无人敢惹,并非是个送人头的角色,自然更没一个愿意。快班班头扫了一眼那些衙役,不满的道:“你们嚷啥嚷,净街自然有梆夫,这里都不是外人,何须说得如此体面。难道我快班就没守城门的,北拱门和向阳门也有快班的人

,要你如此说,守城门一向是壮班的事儿,为何我快班要管这破事。”

“李班头你如此说可不在理,快班帮守北向两门是辜大人定下的,你当日在堂上一口应承,那是应的辜大人,如今对我壮班来抱怨是否不太妥当。”快班李班头立刻回道,“那便是了,三班的事儿都是大人定下,没有什么一向之说,你要是说一向,咱就往太祖那会儿说,快班无论步快马快都是送信传令的,何时就定了

是巡捕缉凶了。”壮班班头一时语塞,李班头又盯着王大壮,“东市的赌档、门摊、游医、僧道、客栈一沓子事儿,是不是皂班死赖着要去的,难道不是巡捕之事,有油水的就不说归快班,

到了缉凶了就说归快班了,我快班欠你们咋的。”王大壮把头偏在一边道:“你如此说就不妥了,说一向也是近前儿的事,你开口就是太祖,你是跟太祖那时候活过来的不成。安庆府六个县,五个都是快班管巡捕缉凶,凭啥你这桐城快班就不同。皂隶工食银六两,马快工食银十六两有余,拿多少银子就该有多少能耐,拿银子的时候怎地不说,末了连个凶手也抓不到,明知大伙都等着这两

月收成,偏生都来帮你快班抓凶手,对不住了,我皂班不接。”

李班头指着王大壮,“王大壮!徐大人叫我等商量,那就是人人有份,你说不接,有本事咱两去杨大人堂前,你再说一遍。”

“说就说,咱要说就从头说起,把你方才话全都说一遍来,好让杨大人知道快班学死狗一样,自己的事儿想赖给别人。”

李班头眼睛瞪圆,指着王大壮直走过去,眼看两人便要打起来。“好了!”徐典史不耐烦的一拍公案,“这案子是县衙之事,谁也推不掉。此处的人,快班在城内缉凶,壮班和皂班守六门,不能让那郑老逃出城去,几时把这案子了结,才

几时回各班办差,要想下乡比较钱粮,便早些把那郑老拿了归案!”

……

南大街吴家大门外人山人海。岳家今日正在发丧,把棺材直接拖到了吴家大门,亲属更在门口抛洒纸钱。

庞雨被分配去守南门,要从南大街路过,他提着一把铁尺,与何仙崖好不容易穿过人群,在人圈外靠南的位置停下,站着看了一会热闹。

人圈里面烟火缭绕哭声震天,围观的百姓对着吴家大门叫骂,乘着此时人多,快班那个李班头带着几个快手又去了吴府门前,以告诉围观群众官府还是在抓人的。

结果百姓又纷纷指着快手大骂,还有人混在人群里面朝着快手扔石头,李班头一伙连忙在门口的石狮背后躲藏,围观的百姓都大声叫好。

八月的桐城十分闷热,此处人多又在烧纸,更是犹如蒸笼一般。庞雨已把那皂隶服脱了拿在手上,看到快班挨打只觉得有趣,看得乐呵呵的。

何仙崖擦擦额头的汗水低声道,“方才不便跟二哥说,那岳季平日在清风市找活,帮着几家粮店送货,自己有时在城外收粮,卖给那要买粮的市井人家。”

“那郑老是否不许他卖粮?”“正是,因秋粮征收多半是折色,小农需到粮商处将粮食卖出换成银两,才能去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