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三国简介(1/6)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国始与公元

220年魏国代汉,终于公元265年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

为三国上限,以公元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局面的形成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刘辩继立为少帝〈政的何太后兄何进联络西园八

芯之一的袁绍,杀统领八芯兵的宦官蹇硕‖绍、何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并州牧

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袁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

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的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

酿成大规规模的内战。

董卓入洛后,袁绍出奔冀州,东郡太守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董卓,关

东州郡纷纷响应←们分屯要害,推袁绍为盟主,相机进攻董卓。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本是乌合之众,彼此欺诈并吞,不

久就分崩离析了。初平三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

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

冀、青、并三州,曹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

占据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据,

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

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董卓入洛后,曹操逃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在

济北(今山东长清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

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汉献帝迁到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

之势;又屯田积谷,以蓄军资。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

,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袁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

之地,统一了中原地区。建安十二年,曹军出卢龙塞(今河北遵化西北),打败侵扰北方

的乌桓。

建安十三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据±托于据的刘备向南奔逃。江

东的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刘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刘备之命,于柴桑(今江西九江

西南)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水师于赤壁(一般认为在

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迫使曹军退回中原♀就是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

之战。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刘焉之子)的地盘。二十四年,

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据守据的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

占领据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即魏文帝曹丕),国号魏

,都洛阳,建元黄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即汉昭烈帝刘备),国号汉,世称

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权于公元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