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官职介绍(2/9)
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新: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程: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程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兵曹掾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芯汉武帝时,置八芯领北军,其中有步兵芯,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即别驾从事史,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从事祭酒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趁,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同魏制●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亦如之。
大尚书吏部尚书的别称『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唱宦者任↓国因之。
东中郎将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轮番执戟宿卫天子『因置∴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蜀亦置。
东观令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东曹属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国因之。
东曹掾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国因之。
荡寇中郎将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