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1章 兵临城下,虎王战常胜(1/2)

第91章兵临城下,虎王战常胜

昔年,窝阔台汗国被灭初期,当地对于钦察汗国的高压统治还多有不服,小规模的反叛事件时有产生,后又被钦察汗国铁血弹压过几次,方才逐渐平息。但也正是由于多次饱受战斗的肆虐,这片土地变得地广人稀,十分贫瘠,也就越发不得钦察汗国所器重。而这,恰恰就给了谢无忌一方可趁之机……

钦察汗国北部固然贫瘠,但对于谢无忌一方来说,却是有着不得不夺下它的理由。那是由于,这片土地与元廷的岭北行省,而跨过岭北行省,便可直击元廷的皇庭所在,中书省。单凭这一点,谢无忌就无论如何都必需要拿下这片土地。

三日之后,雄师誓师出征!常遇春统帅两万雄师,直击迷里地区;徐达则会统帅另外两万雄师,从霍博地区进手,终极与常遇春所部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席卷全部钦察汗国北部地区。

谢无忌亲身坐镇扫兰城,一来戒备钦察汗国夺回扫兰城,断了己方的后路,困逝世徐达、常遇春的两路雄师;二来,一旦徐达、常遇春两路雄师有任何一处遭遇困境,他都可从容安排、调度声援事宜;再有就是,他要彻底将扫兰城打造成一座军事重镇,好令己方后续雄师能够源源不断的进驻此城,并以此为基全面攻伐钦察汗国……

或许是谢无忌一方的举动足够迅速,军事意图大大出乎了钦察汗国的预感;又或是钦察汗国刚刚经历大败,明显对谢无忌一方的实力断定不足,还没有完整回过神来。是以徐达、常遇春两路雄师攻伐初期,一路高歌猛进,很轻易就占领了钦察汗国北部的大片土地。

徐达和常遇春两路雄师的攻占能如此顺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与之交界岭北行省作为元廷实土面积最大的行省,经年被元廷永无休止的剥削和欺负,涌现无以数计的难民。这些难民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纷纷涌进这片贫瘠的土地。

钦察汗国北部地区固然贫瘠,但这里有着大批空置的土地,还是能够委曲保持这些难民的生计。以至于,这片土地演变成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汉人的数目要远远高于其他外族。

徐达和常遇春两路雄师的到来,虽不能说得到这些难民的多大赞助,但最最少不会遭遇太大的反抗。若是之后再能够给他们每一个人一口饱饭吃,信任他们尽对拥护谢无忌的统治。

不过,钦察汗国毕竟是蒙古三大汗国中实力最为壮盛的存在,很快就已有所动作……

这一日,坐镇扫兰城的谢无忌接到急报,钦察汗国集结了七万雄师,由常胜宝树王为全军统帅,掌火宝树王、镇恶宝树王和功德宝树王三大波斯明教的宝树王俱在随军之列。

从被俘的智慧宝树王口中,谢无忌已经得知,掌火宝树王、镇恶宝树王和功德宝树王三人还没什么,都仅是后天初期,即便是三人联手,也他构不成什么太大的要挟。

但常胜宝树王则不同,作为十二位宝树王中,乃至于全部波斯明教武功最高的那人,早已达到了后天后期之境。并且,他早已达到此境界数十年之久,可谓是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跨进半步先天的尽顶之列。

更为重要的是,常胜宝树王修炼得还是什么了不得的外功,但具体是何功法,就连智慧宝树王也不知晓。但是,无论他修炼的是何种外功,但凡外功效练到如此境界者,真正达到由外而内,其真实战力尽不逊色半步先天的尽顶高手多少。

对上常胜宝树王,谢无忌着实没有太大的把握。是以,他不敢迟疑,忙传信给阿森城的庄铮五人,言明情况的紧急,请五人火速赶来相助,共抗气势汹汹而来的波斯明教四大宝树王。

相对而言,钦察汗国那七万雄师,却并未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