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781 胜负大定(3/4)

使得队形发生混乱,他们要么慢下来修补阵型,这是贺凡想要的;要么不顾混乱扑上来,这会给另一侧的中国坦克极大的机会,那一侧的傅小光,可以发动一次快速的攻击然后借助烟雾迅速离开。

果然敌人向子贺凡这边冲过来,将侧面让给了另一个的傅小光连。

贺凡一直在统计敌人的射击密度,他注意到,敌人的声势显然下降了,对装填手而言,高强度装填了10多发45公斤的炮弹以后,体力上会有一个小小的低谷。而中国坦克的装填机仍然在一如以往,慢条斯理地装弹,效率丝毫不减。

“狗日的好像胳臂疼了,空军再不出力,我们只能靠自己解决”他嘿嘿一笑,“傅小光,敌人朝我这边来了,你从侧敌人右翼上,那里好像有一些m1a1,应该较弱。”

“明白。”

贺凡带着正面3个连慢慢后撤,m1坦克固然动力强劲,不过叶林斯基为了维持正面队形整齐,只能放慢脚步,无法一鼓作气冲杀过来,和贺凡预料的一点儿都不差。

第一批进入印度的美军顾问团团长,奥古旦准将,正在侧翼指挥。

准将原本是投石问路的先遣顾问团人员,带着陈旧的m1a1坦克和眼镜蛇直升机坦来到印度,以为靠这些老掉牙的坦克装备起来的印度军队,可以与中国拼耗下去。但是一经交战后,他知道上面的想法完全脱离实际,m1a1根本不是对手,印度陆军损失之大,也已经来不及加以训练了;时间上也已经对中国有利;他向国内发报,表明了形势的研究,这才让一直在暗中准备的弗林斯军团出动,现在他与雇佣军们合兵一处,设法赶紧逃跑。

叶林斯基排开阵型的战法,似乎很像早期的火抢对射时代的产物;在空军的中距弹时代到来后,空战中也使用了类似鹰墙的战术,以集中发挥雷达和火力优势;坦克指挥官自然也会思考类似的情况,不过整齐的队形实质上限制了单车的灵活性,叶林斯基深知其中厉害,他一直拿捏着分寸,随时准备变化战术。

傅小光从起伏地形后出现,他没有立即展开正面,他没有叶林斯基那么猴急,想一口吞掉对手,他的12辆坦克呈两列纵队向敌人逼近,在扬起的巨大尘土衬托下,就像2辆不要命的坦克,在向整个敌人集群的侧翼冲过来。

奥古旦准将过分注意保持队形,他只是下令自己部队中的1个排,向侧翼转动炮塔警戒这区区几辆敌人坦克,并且他没有让这个排转过车体,以最强的正面迎战。他不想让自己车组,因为不必要的出击而掉队。潜意识里,他与叶林斯基的想法一样,想将这支部队完整带回去,如果必须要牺牲掉谁的话,排在印度人之后的,是日本人。

99式坦克探测到了敌人激光测距,傅小光没有下令开火,他调大倍率,观察目标侧面,对手没有一起掉过头来,让他感觉自己被轻视了。

“真的是没升级的m1a1?他们也太小看我们了。”

对方的105毫米线膛炮开始射击,傅小光知道这种炮准头不错,但是他并不用烟雾隐藏自己,相反迎着着炮弹加速冲过去,一发炮弹击中了炮塔,但是立即弹飞。

“果然是没升级火炮的库存货,装甲看来也够呛,美国人够小气的。”

炮手在2800米外射出导弹,慢慢引导导弹贴住目标。看着光点与目标合并,那辆坦克顷刻射流钻破,随即爆炸。

紧紧排在后方的10辆坦克,依次向两翼展开。第一次齐射,从2200米外展开,一次就将对方侧翼打得瘫痪。

紧跟在m1a1后面跑到炮口下的,是倒霉的斯崔克轮式战车,它们来到这里,也是指挥部误判的产物,除了在打击巴基斯坦第6师的战斗中漏了一手,这种轮式车辆没有在高强度战斗中,讨到过什么便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