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94 雨中急进(2/4)

里跑出来,跑出机堡时,一阵热浪扑面而来,眼前已经成为了一片火焰,分散的弹头落在了大约500平方米的区域内,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覆盖面积。可以看到,大量的卡车和堆放的物资被摧毁,附近的树林正在熊熊燃烧。

索性人员伤亡很小,少校很快收集到了各种报告,结论为分散部署的阵地,只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毁伤,但是一辆发射车被摧毁,这还不是主要的,距离发射阵地相当遥远的制导雷达几乎完好无损地躲过了这次劫难,但是只有一块巴掌大弹片,打中了圆形的雷达主阵面,至今还插在上面,这件导致这部雷达长时间的报废。

显然集束式弹头的散部非常之大,这种必然会牺牲一些精度,但是对于爱国者导弹而言,显然出现了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美军上校初到印度时,对于印度s300导弹总是将很大一部分时间,浪费在道路上来回的转移,他对印度人用这种方式来躲避空中打击十分的鄙夷,在他看来,防空导弹是用来直面敌人各种空中武器的,而不是逃避的;但是在经历了这次攻击之后,美军指挥官也意识到,即使是自己,也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个地方,当中国卫星从头顶经过太多次,发现自己的阵地没有动弹的话,危险就会滋长起来。他据顶将这一挫折立即向奥古旦少将进行报告,即使距离战线300公里的阿格拉基地,仍然在敌人有效打击范围内。

时间已过子夜,贺凡的坦克继续在大片的平原上疾驰,坦克的夜间行进,非常依赖训练水平以及侧地导航技术,这也是他用来拉开与敌人差距的方式。

通常而言,技巧生疏的部队在夜里更容易露馅,甚至完全无法行动,而贺凡的部队,可以在不使用照明的情况下,在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上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在夜里,他收集情报的主要途径只剩下了无人机。无人机可以通过红外手段发现敌人的车队,但是由于飞不太高,视野有限,并且印度人在这一带部署了不少防空武器,每一架无人机的平均生存时间都不长。他的侦察营无人机分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导轨上发射一架无人机,而空中的无人机几乎不回收,它们飞行到燃料耗尽后,自行掉落在地面上。贺凡对m1a1坦克的担心,使得他毫不吝惜地使用无人机。

红旗17防空导弹车,是中**队少数可以在夜间跟随机械化部队行动的防空导弹,在贺凡的进攻队列中,这些武器没有固定位置,他们游移在四周,通常至少有一辆使用战场监视雷达环视四周,为附近的同类型战车和4联25毫米自行高射炮指示目标,阿帕奇编队被痛揍以后,印度人还没有派出其他的空中武器靠近。

盘旋在空中的无人机拍摄到一列灯火通明的纵队,正自东向西向自己这边插过来,这支部队各种战车混杂,但是没有坦克。贺凡不希望与之纠缠,不过发现的有些晚了,且敌人行进势头正猛,显然很难避开。他下令榴弹炮连,按照无人机的指示向这支部队开火,看看能不能打乱敌人前进节奏。原则上,他不能过度使用火力,以免敌人提前判断出本次战役的企图以及战役规模,但是时间是第一位的,他不想因此多绕一些路程,而浪费时间。

炮兵营的4门155毫米榴弹炮,立即从行军队列中脱离,一分钟内,就按照侧地数据以及无人机发现的敌人集群位置,展开一轮急促射击。

炮弹随即在印度第69步兵旅的队形中开花,这支从未参加过战斗的印度军队是帕斯阿德派来拦截不明敌人的,一经炮击立即乱作一团。贺凡看到了右侧的炮火,他下令侦察营将炮口转向3点钟,然后从敌人前锋前面不到1公里的地区快速通过,并不做停留。后续赶到的坦克1营,也将沿着这条路线前进,如果有可能的话,也将避开不必要的战斗。

阿格拉通向新德里的直接道路,有一条铁路和2条公路,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