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69 绞索收紧(3/4)

有有经验的炮手可以人为介入,修正弹道,但是那也是一两发打偏后才能察觉到的。

贺凡下令第一轮射击使用速度较慢的榴弹,因为他知道远距离上榴弹的效果更好,一旦直接命中,可以破坏顶部设备和履带,也很可能杀伤内部人员,而动能弹由于速度衰退的原因,最好在更近的距离上使用。

印度坦克反击没这么讲究,他们打回来的弹药全部为动能弹,由于测距被干扰,大部分错失目标。贺凡这边的攻击同样差强人意,大部分中弹受损的敌人坦克仍然在前进;好在这期间第一批空军赶到,对下方露头的敌人展开精确打击。战斗机携带的炸弹有限,但是总是特别照顾豹ii坦克,或许是由于它们总是跑得比较靠前,以及炮塔较大而显眼的缘故,白虎师的最后2个排豹ii,经此轮打击后,基本消灭殆尽了。

空军袭击大大干扰了印度坦克兵的注意力,这期间低矮的伞兵突击车,悄然在贺凡的坦克后方移动,他们必须充分利用地形进行掩护,以免敌人直射火力注意到自己。伞兵们三五一群,按照他们的战术携带反坦克导弹脱离车辆,在突击车100米范围内,各自寻找最佳的攻击测区域,一旦导弹发射出去,他们也不对攻击效果进行观测,而是第一时间撤回到车上,往回跑几公里。

在敌人坦克毕竟到2公里范围内,贺凡下令全体释放烟雾,所有坦克调转车头,放弃防线向后撤退。他不想和困兽犹斗的敌人死缠烂打,战斗到了这个阶段,继续比拼穿甲弹是无谋的举动,倒车后退固然还可以发挥正面装甲火力,不过迟早被撵上,所以还是趁着时间充裕,继续拉大距离,跑得难看一些也无所谓。

印度的t90a坦克不顾损失,继续向前猛攻,中国坦克的主动避战和退让,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当然加速前进,也是避开敌军不间断炮击的最佳办法,炮兵从观察到炮弹落下总是有一个滞后性,坦克跑得快,炮弹未必赶得上。

此刻,6架携带末敏弹布撒器的歼轰7a,从昌迪加尔刚刚修复的跑道上起飞,他们将实施一次重要的,决定性的攻击任务。在没有得到精确的敌人行动路线,以及气象情报前,林淮生一直不肯将这张牌打出去,一旦投掷区域不太精确,或者被非常难测的次大陆季风刮偏了,攻击效果就将大打折扣。

巴基斯坦伞兵从各个位置上发射反坦克导弹,攻击那些突出的坦克,由于经验不足,一些导弹从导引头可以捕捉到目标的距离上发射,但是很大一部分超出了最大射程,而无法命中。印度坦克也意识到敌军除了坦克,还有一些小型车辆游离在战场边缘,试图攻击自己。

最终一些沉着的伞兵开始在合理的距离上发射导弹,这些导弹过近的打击距离,使得伞兵们乘车逃脱时,仍然处于印度坦克炮的危险射程内,一些伞兵突击车也由此被消灭掉,不过巴基斯坦伞兵仍然前赴后继挑战印度坦克。虽然这些简陋的车辆毫无装甲,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利用低矮的车体以及各种掩护逃脱敌人的火力。印度坦克手很快发现,其实并没有一条现成的防线等着他们来突破,敌人并不打算如同早上那样堂堂正正地交战,他们不停地利用纵深地带袭扰自己。

攻击持续至今,印度坦克完全没有得到正面较量的机会,敌人不停地使用各种非常规的招数拖慢他们,消耗他们,而非决战。从一开始利用火箭布雷打断进攻节奏,到火箭弹携带的云爆弹攻击,利用激光干扰设备破坏坦克交战的公平,可以透过烟雾看清目标的毫米波雷达,头顶上的无人机时刻都在为炮兵提供弹着点修正,更别提那些如同蚊子一样围绕四周伺机而动的小型伞兵吉普车,这些孱弱伞兵携带的攻顶反坦克导弹,完全是一个无解的难题,只要它在射程内发射了,差不多就已经没救了。

没有印度指挥官去统计截止目前的损失,也没有人关心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