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68 BHIM榴弹炮(2/4)

来的溃军交错而过之后,连长看到了远处一辆正在向下折叠其雷达准备行军的警戒雷达车,显然就在亚希尼判断的大致位置上,远处还有更多的导弹发射车,敌人装备十分齐备,且数量庞大,似乎是由一个萨姆17和一个萨姆6部队混合而成,外围还有一些步兵战车保护。中国空军投下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全部掉在了敌人的行进路线后方,基本都做了无用功。

显然中国人还在用老一套的办法,通过电子侦察机和区域外弹药来偷袭这个机动单位,但是敌人的作战技巧,使得常规的使用卫星制导弹药或者反辐射导弹的方式,总是要慢一拍。

t84连的连长向亚希尼通报了敌情,他描述说,敌人散得很开,几部关键雷达分开了4至5公里,并且机动速度很快。

亚希尼知道自己必须作出艰难的决定,他必须横穿战场,将这个最大的隐患消除。此刻他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16辆战车,一些坦克在刚才的作战中被步兵破坏掉,只能放弃,他自己坐车的外部天线也被打坏,失去了远距离通讯能力,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兵力在敌人后方仍然算是一支极为强劲的力量。

尽管无法接受无人机视频,但是他有本事从战场一隅看破了敌人的整个队形,白虎师将所有能打的坦克集中到了前方,而防空部队和火炮以及步兵战车,都留在后方以一个松散的队形中紧跟,大概是为了提防火箭炮这样散布较大的武器攻击,一旦前方打开突破口,可以想见他们会迅速收拢队形,一起冲出去。敌人的排兵布阵有内在合理性,但是比较混乱,适合他这样的指挥官,带领一支部队见缝插针地进行袭扰;当然如果指挥不当,他的十几辆坦克会迅速地在敌人机群中消耗掉,这次不是用一个营去挑战一个营,而是一个加强连的规模去踢一个师的屁股,而且也没有了黑夜的掩护。

他在电台里向摩拳擦掌的3连连长交代了任务,由他的连先行攻击,务必不要让敌人重要目标跑掉,他强调了攻击的优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敌人的雷达;3连只有3辆坦克,必须在第一时间消灭最重要目标,萨姆6导弹部队的核心自然是制导雷达,但是山毛榉的每一辆发射车都有照射雷达,很难一次根除,所以只能消灭其警戒雷达压制期整体作战能力

13辆坦克从废墟中驶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学着3连的t84那样,列队从敌人炮兵团后方通过,炮口指向敌人,亚希尼仍然抱有从敌人后方溜过去的侥幸心理,没有下令开火。这次当然没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这2种中国坦克棱角分明的炮塔,很容易就被战术素养较高的印度炮兵认了出来;亚希尼看到500米外,敌人阵型开始发生了混乱,并不是常见的四散而逃,而是企图掉转车头,将炮口对准自己。

“我们暴露了,各车组选择就近目标,立即开火!”

尽管炮塔外的天线被打坏了,不过几公里内车际通话仍然未受影响,他仍然可以很好地指挥部队。

阵地上的两型自行火炮,全都没有驻锄,迅速启动能力较强。尤其印度自产的bhim155火炮,使用了主战坦克底盘,动力颇为强劲。

这种使用了阿琼坦克底盘以及南非产52倍口径的榴弹炮的自行火炮,因为差能不足,一直只装备了少数独立炮兵营,在历次交战中很少出现,只是在最后时刻,被强加给了21集团军的炮兵旅内,最后又被偏心的斯潘加塞进了白虎师炮兵团,作为编制庞大臃肿的白虎师,下辖的一个师属炮兵营。这种武器在作战中的表现十分有限,不过士兵的勇气确实非同一般,他们当然知道挑战位置占优的坦克是什么下场,但是他们还知道另一件事,即使是99式坦克的厚重装甲,对于155毫米榴弹的直接命中也不可能起作用,如果能够容他们掉转过头来的话……较量将会是比较公平的。

亚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