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667 乱战(2/4)

眼正前方施工扬起的烟尘,就在2公里外,实在是不适合飞机降落,不过战争时期,什么事情都会碰上的。

那架雷电难看地改变姿态,重重落在跑道上,然后拖着一个减速伞一路狂奔;哈桑准尉的降落点很糟,浪费了很长一段跑道,进场速度又嫌大,看上去他有麻烦了。

“听着傻瓜,必要时滑到外面去,随时准备跳伞。”老头子提醒道。

眼看飞机止不住速度,就要撞到跑道中间的推土机,哈桑生硬转向一边,机翼擦到了跑道上,此时准尉已经完全无法驾驭战斗了,萨米眼看着他及时弹射出来,飞机撞到了停在旁边草地上的另一架黑蜘蛛中队的雷电,进而爆炸。不过托零零弹射器的福,飞行员倒是越过爆炸飘飘摇摇落在远处草地上,好像没事。

“该死的混蛋。”萨米骂道,哈桑今天破坏掉的战斗机已经接近了整个印度空军击落的。

“指挥所,请你们把飞行员送到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没有大碍,就把他关到禁闭室里。”

距离主要战场不到30公里的南方集群指挥部内,焦头烂额的司令官斯潘加正在急切地等待着各部队后撤的消息,大部分消息都严重滞后,他甚至已经无法及时了解自己部队的位置了。如果今天他的部队完蛋了,那么最大的责任肯定会落到他的头上,正是他孤注一掷地将所有的精锐投入到了这场豪赌中。

实际上突出于战线的巴基斯坦装甲师一直就是中国人的一个诱饵,这一点他心知肚明,但是他别无选择。敌人正在以每天3万5千吨至少4万吨的速度,通过3座机场的全负荷运作,以及攻占阿姆利泽后,通过买通叛徒而新掌握的铁路系统,囤积物资,这些武器就囤积在昌迪加尔周边,较之孟买港远靠近新德里。无需太复杂的计算,谁都知道,僵持下去印度会慢慢输掉战争。西方国家已经将压箱底的武器都给了印度,但是他们不可能为了这场战争进入到总体战的动员体制,而中国人确实有步骤地扩充了产能。从去年12月份起,中国的总共两型主战坦克的月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40辆,其产能仍然可能在4个月内扩充一倍以上,而同期世界其余国家的坦克产量不到这个数字的零头。相较而言,印度的坦克产量自去年8月份卡汗总理宣布进入所谓的总动员体制起,一直就只有个位数,到了10月份,进口备用零件耗尽,产量就维持着0,那些停在国营阿瓦迪重型车辆厂生产线上的坦克底盘,最终只能改成了五花八门的自行火炮,或者仍旧停在那里。弹药的情况更是一团糟糕,无论是俄制口径的还是北约口径的,原来的库存全部已经消耗殆尽,完全依靠进口,每当一种弹药短缺时,就有一支炮兵短时间无法投入作战;由于口径繁多,后勤管理屡屡出错,前线指挥官通常在打掉一个基数后,会发现后续送抵的炮弹无法使用。各型号的弹药要么严重短缺,要么堆积如山,管理十分混乱,随着部队的退却,堆积的弹药很快就落入敌手。中巴联军似乎对一路接受印度武器、弹药、油量早有准备,他们在第一时间派出精明的人员,对这些接受物资进行十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中国的机修部队似乎从不知道什么渠道囤积了大量俄制坦克部件,美国情报源认为,中国人修好的印度俄制坦克,毫无疑问比印度军队同一时期修复的多得多,这些武器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了巴基斯坦部队。一些较晚进入印度的巴基斯坦部队,甚至完全按照印度武器弹药的补给体制建立起来,他们使用梅内亚姆丢弃的105毫米的轻型榴弹炮,122毫米火箭炮,大量的t72和t55坦克。显然,敌人的入侵时间短促,但是他们进行的准备,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规划上的,都是十分充分的;印度军队不善于计划和管理的问题,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所有这些细节问题,都在胜负的天平上为敌人增加砝码,斯潘加堵上国运的偷袭失败,势必将加快全面崩溃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