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19 处处被动(2/3)

时当然没有暴露出问题,但是紧急撤出时麻烦就来了。

呼啸而来的重型导弹一时失去了可以跟踪的辐射源头,不过惯性导航系统仍然指引其飞向目标,它没能击中目标,而是一头扎在不满轮胎印的烂泥地里,不过巨大的弹头爆炸,形成了一个深坑,将阵地上大约一半的车辆拦腰截断。

印度陆军在总结阿萨姆地空攻防战斗中的经验得失的时候,强调了撤退路线的冗余度。不过在克什米尔的这个季节,要想在冻土上轻易开辟出一条道路可不容易,很多部队只是预设了很多阵地,而有给每个阵地都预留多余的撤退路线,于是一些辅助车辆以及物资军车被堵在后面,无法撤出;眼看着天边呼啸而到的炸弹,铺天盖地地落下,将其炸了个鸡飞狗跳。索性由于与导弹发射部队分离,该部队只是损失了一部分雷达设备,暂时保住了弹药。

斯利那加东部同样处于值班状态的另一支导弹部队,也遭受了强大干扰,不过其致盲的雷达,仍然可以跟踪到干扰源的位置,尽管雷达无法探测到目标其距离,但是仍然盲目地以攻击干扰源的方式发射了导弹,企图袭击区域外的电子干扰机,这些导弹注定将在燃料耗尽后跌落进山谷,不过其负面意义还不止如此,其垂直发射的方式,迅速暴露了导弹发射阵地的位置(由预警机发现导弹升空大致位置,再有前线苏30搜索重点地面)。

中国空军已经在阿萨姆演练过各种反制方式,当然使用卫星制导炸弹显然是应对战场上各种暴露出来目标,最快捷也最具性价比的办法,有时候这种炸弹精度不足的问题,也会转变成火力覆盖面积较大的优点。

另一支待机而动的空中编队迅速向目标,向预设的矩形区域,发射了16枚500公斤炸弹,即使只能打中敌人屁股后面的一片岩石,也足够让印度导弹部队从此担惊受怕,降低其反击能力。

敌人的撤退动尽管已经大大超越了演习时的成绩的,但是仍然嫌慢,这与该区域的空袭一直不温不火有重大的关系。炸弹临头时,大部分车辆刚刚放平导弹,正依次撤出阵地时,旋即遭到灭顶打击。中国空军这次出动的架次之多,携带武器之多,超过了历次的袭击。当然重中之重,并非解决放空阵地,而是摧毁其隐藏地下的通讯中枢。

郑辉一直在警惕地了解周边情况,但是没有采取任何的主动规避措施,完全按照设定航线向目标靠近,不同功能机群通过预警机的高度配合,是他所在部队的优长之处。部队经历了阿萨姆的作战,已经成长起来了,虽然这对于双方都一样,不过对手最老练的地空导弹部队几乎完全被包围在了提斯普尔周边,不可能到这一带找麻烦了。

深入地下的地堡内,梅内亚姆将军正仔细收听着,第一轮空袭后的损失报告。有2个独立的防空导弹营受到了打击,远程雷达网遭受了干扰,敌人竟然通过软杀伤就破坏了其中一些雷达的器件,使得雷达群部分瘫痪。其余的损失还在统计,他已经习惯了这些损失报告,要么人员多一些,要么装备多一些,也无所谓了。

不过这样针对防空设施的大规模袭击还属首次,应该只是正式攻击的敲门砖而已,中将可以猜到,地面攻势不会久了;虽然与美国得到的情报不同,但是他难免想,也许就会在今天晚上?这才是让他后怕的问题。

遭遇空袭的部队正在请求救援,以及下一步的部署地点的答复,中将提醒手下,先不要急着下达指令,也许敌人会测量到无线电通讯的位置。他知道敌人手里掌握着卫星制导炸弹这样的无解怪物,并且习惯于随意乱扔这种东西,就像抛洒碎纸片一样,它几乎可以代替大部分专业武器,执行各种低沉本高精度的空袭任务。实际上,这种无耻的武器深刻地改变了这场战争的样式,即使你有把握用一枚上百万美元的地空导弹拦截到它,但是必须说,战争的远景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