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606:这是保全亲戚情分(3更)(2/2)

有的穷学生一腔都是学以报国的想法,贫穷和困苦都能忍受,人也单纯,接到于奶奶的资助还特别不好意思。

后来有地位了,拖家带口有了羁绊,最初的热忱可能还在,做事却有了顾虑。

瞻前顾后。

既不敢对于奶奶伸出援助之手,也不敢坚定的让季雅跟着汤宏恩住牛棚。

这就是人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再现实不过。

于奶奶是看穿了这些才觉得夏晓兰做的对,亲兄弟明算账,现在大家能一起赚钱,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如果不赚钱呢?

生意亏本了,政策变了呢?

到时候,一团和气的亲戚情分,难免会发生变化。

嘴上不抱怨,心里都有想法。

于奶奶觉得分开最好。

本来是夏晓兰自家的事,于奶奶拒人于千里之外才不会乱发表意见。但夏晓兰要接于奶奶一起去京城,按于奶奶的老思想,她和母女俩就不是简单的租户和房东关系了。

连二七广场的小楼,于奶奶也是要给夏晓兰的。

若是找不到她儿子徐仲易,夏晓兰就相当于给她养老送终的,于奶奶很维护母女俩的利益,她别的忙帮不上,这种时候就要轮到她来说不中听的话了,反正她是个什么样的性格,大家都知道,李凤梅要生气,就生她的气,于奶奶怼别人的想法根本不在意!

于奶奶这话果然是让李凤梅当头一棒。

以后她和晓兰母女会因为生意矛盾而扯皮?

李凤梅自己不太信。

刘勇也不可能的。

她儿子刘子涛就更不可能,非得捏死这忘恩负义的臭小子不可。

但是她娘家人会不会挑拨?

夏天的时候李凤梅回过娘家一趟,对涛涛姥姥出手大方,娘家人一追问,没忍住把在商都做生意告诉了他们。知道她生意是和晓兰母女合伙的,涛涛姥姥倒没说啥,李凤梅的嫂子很想到服装店帮忙上班。

两个店员干得好好的,李凤梅为啥要开除店员换娘家嫂子来?再说了,这店也不是她一个人开的,她当时就是这样回复娘家嫂子的——娘家大嫂不高兴,还说刘芬离婚后全靠刘勇帮衬,现在能有啥意见不成!

李凤梅当时就发了火。

她觉得自己态度很坚定,被于奶奶这样一说,李凤梅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和你大哥商量下再说!”

生意要一直搅合在一起,是不是拖累晓兰了?李凤梅得搞清楚这问题。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