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94:见不见朱放?(717票加更)(2/2)

销。

每月开的工资,是对她们工作的肯定,也是给俩人发私房钱。

夏晓兰倒是不在意每个月能不能拿那200元,为了让李凤梅和刘芬转变观念,她还是接受了自己“买手”的工资。等她不参与店里的进货经营了,自然会停止领工资。

李凤梅虽然觉得自己拿200的工资太高,倒也不好回绝,反而松了口气:“这样挺好,一个店让你们母女俩都忙的不停歇,我家却只有一个人能帮上忙,我这心里也不舒坦。”

还是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双方都不要占便宜,合伙的生意才能做的长。

刘芬相当于被固定在了服装店里,油渣生意不可能再去做,这次回七井村,母女俩的宅基地和责任田都分到手,夏晓兰干脆把这生意交给了陈旺达。

陈旺达肯定不可能去做这生意,但他有儿有女的,想要把生意交给哪个儿女都行。

什么青鱼只是添头,真正的回报就是油渣生意,夏晓兰和刘芬已经做的熟门熟路,商都这边榨油厂的门路交出去,一个月稳赚三四百没啥风险的生意,陈家不可能无动于衷。

只要有一辆自行车就能开工,辛苦点怕啥,农村人最不缺的力气,种田更辛苦,一年下来也从土地里刨不出几千块。至于油渣生意能做多久,陈家是不是能赚到和夏晓兰和刘芬一样多的钱,那就要看陈旺达把生意交给哪个儿女,人和人之间能力不同,有的人就不适合做生意,再赚钱的门路都能被做衰!

夏晓兰在去羊城前,给白珍珠和陈锡良都拍了电报。

不出正月十五不算过完年,她要是不提前说一声,说不定都找不到这俩人。特别是陈锡良,正月初他可能还没有批发春装……夏晓兰也不会拿冬装,她要成为商都第一个上新款春装的人。

服装店一开门,夏晓兰发现楼上也有了动静。

国棉三厂那些分到房的职工,已经开始往楼上搬家。丁爱珍和原厂长被抓,之前丁爱珍给出的两个名额不作数,其中有一个名额就分配给了老郑。

夏晓兰见到了老郑那个残疾的儿子。

她不晓得这个年轻人原本是啥样,反正现在一只袖子空荡荡的,看上去像个游魂。

这个年轻人还接受不了变成残疾人的事实,哪怕是站在好不容易分到的房子面前,他的脸上也没有一丝喜悦。老郑只和刘勇接触过,根本不认识夏晓兰,父子俩和她擦肩而过,夏晓兰听见老郑说,“有房就好了,你老姑说给你介绍个对象,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日子会不会好过?

夏晓兰不知道。

残疾当然是特别大的影响,可有的残疾人比健全的人还厉害,全看个人要把日子过成啥样。

不过仅凭这一点,她也不会见朱放,别管丁爱珍被判多少年,夏晓兰只会鼓掌欢庆!

#####对了,我发现不仅是月票第10名,连周推荐也变成了第3名……厉害厉害,在下输在了对大家实力的预估!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