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340:以后就住在温家(1)(2/2)

《最低饮酒年龄法案》里,21岁也到了能合法饮酒的年纪!

温曼妮向夏晓兰解释:“这是避免年轻人形成酒精依赖,除此之外,16岁就能结婚和考取驾照,你会开车吗?应该去申请一个驾照!”

夏晓兰是有驾照的。

不过那是在华国,显然在美国这边没法通用。

夏晓兰也有这个打算,在美国没有车太不方便了,她要出个门,总不能一直靠温曼妮接送,咨询律师还按小时计费呢,人家凭什么当夏晓兰的免费司机。

此外,在住的方面,夏晓兰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去住学校为交换生安排的宿舍,二是自己租房。

她比较倾向后者,租房显然更自由,有个什么事不用打搅室友,要住大学的宿舍也不是免费的,同样要花钱,只不过比外面租房便宜。

胡瑛打断她:

“你独自到了异国他乡,我们怎么会让你一个人出去租房?曼妮去纽约工作后,已经有许多年没有住在家里,楼上的空房间你可以挑一间自己喜欢的!”

温教授也是这个意思。

夏晓兰的账户里有杜兆辉给的127万美元,身上还带有几千美金,其实并不缺租房的钱,但盛情难却,她也考虑了一下独自租房的安全性,最终还是同意了住在温家。

温曼妮显然有些外冷内热:

“等你申请到驾照,可以用家里的车。”

夏晓兰也十分诚恳:“替我提供住宿我已经非常不好意思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自己购买一辆车。等我离开时再卖掉,一年的折损费我还是能承受的。”

温曼妮点头:“你说的对。”

留夏晓兰在家里住,是担心她的安全,温家受茅康山所托要照看她。

但像温曼妮这样在美国长大的,懂得尊重夏晓兰的选择权,夏晓兰要买车,温家人只会提建议,告诉她怎么买,不会强硬让她不许花钱——在美国不能随便问别人收入,更何况是管别人如何花钱!

这顿饭算是宾主尽欢。

温家还有三个空房间,夏晓兰挑了一间小客房,没有去动温曼妮从前在家时的卧室。

温教授和胡瑛住在楼下,楼上其实就是独立的空间,由夏晓兰独享了。

亲近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夏晓兰很满意居住环境。

对了,她把手表取下来,还有这块莫名其妙磕碎的手表,在路上时候温曼妮就看了好几眼,似乎对她的经济状况很怀疑,人家只是没说出来伤害她自尊。

“还需要一块新手表。”

在香港时那个噩梦,夏晓兰不愿意多想。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