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二章 模拟智人(1/2)

原来普金大街两号的克隆人工厂控制程序早已观察到了这些无性繁殖儿童基因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最为明显的就是十几个样本出现了早衰症状,正如赵勇刚透露给刘卫平的,这些白儿童根本不是来自遗传,而是这些个体都是早衰克隆人的代表,只不过比较明显让林双棉现了罢了。 其它成本上千的样本部分数据也不再对外开放,根据他们的基因检测结果,克隆人工厂的控制程序预言这些克隆婴儿平均寿命不会过二十五岁。

见赵勇刚如此解释,刘卫平马上紧张起来,“思荃呢,难道她活不过二十五岁?”他不敢想象如何给林双棉交代。

“教授,你现在不用着急,早衰症状大部分都出现再使用生长调节剂的个体上面,思荃是自然育的,还没有出现早衰症状。”赵勇刚安慰道。

“勇刚,你能肯定吗?我需要克隆人工厂的评估报告,我要看看生长调节剂和早衰的正相关性到底有多大!”刘卫平也不含糊,他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些赵勇刚也答不上来了,只好实话实说,“老师,克隆人的缺陷你不是不知道,这些无性繁殖的基因和有性繁殖比起来,少了些上帝安排的不确定性,思荃我可以保证她绝对不会活不过二十五岁,但是她和有性繁殖的后代相比,总是有其自身的缺陷,这需要后期长时间的跟踪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再多问也得不出结果了,刘卫平匆匆结束了和赵永刚得对话,他基本上将赵勇刚得信息原封不动得传给了林双棉,林双棉将信将疑,但别无他法,只能期盼克隆人工厂得技术能够保证刘思荃健康成长了。

刘卫平经过这个事件后明显多了个心眼,赵勇刚最后一句话虽然只言片语,但对刘卫平得触动很大,他知道自己之所以成功得让人类生命在数字世界能够重生并成为社会群体,完全得益于自己的深度学习算法,智人模仿人类但并不完全克隆人类思维,他们能够在人类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而克隆人却不是了,从生理上面说是本体的复制品,刘卫平在大学里哲学造诣就不低,他一直坚信生命的唯一性,如果刘思荃不是他的亲生女儿,刘卫平也不相信克隆人能够成功。

这下,刘卫平一下子回忆起了自己求学时候读过的那些哲学书籍,他不敢和林双棉沟通,隐隐然觉得克隆人工厂有些不对劲了。

不过,刘卫平并不灰心丧气,他投入脑波交换贴项目的计算资源越来越少,在赵勇刚的许可下,刘卫平开始扫描克隆人工厂的数据库,一一查看这些克隆人不稳定的基因,希望从中现什么规律。

在做这些工作的同时,刘卫平还启动了早已想好的计划,他开始将关注的对象集中道赵勇刚指挥中心里的吉特森身上。吉特森本来是个丹麦人,幸运的随着贝加尔湖水下军事基地溃败的大军逃到了共青城基地。

刘卫平之所以注意吉特森是因为赵勇刚给他介绍过好几次了,每次赵勇刚慨叹人类智力的进化就要用吉特森举例,吉特森不过十七岁,进入北极圈联军的时候还是个童子军,但他和年长一辈不一样,他是经受u在线教育下长大的一代,智力开远远过了同类,虽然具体任务的计算能力和人类不相比,但在许多复杂的博弈判断上却有他的一套办法,难怪赵勇刚坚持让他在指挥中心工作。

吉特森和其它人类一样,也戴上刚刚出厂的脑波交换贴,这样和他指挥中心的伙伴们沟通信息的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甚至可以一心二用,一边管理着共青城上空的上万个仿星器,一边还能和女朋友聊聊天,甚至同时还可以到娱乐室的虚拟现实中遨游一番,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名胜。

但吉特森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的脑波交换贴再也离不开他的脑门时候,他大脑活动所有的模拟波形都被共青城内的一台量子计算机记录下来了,这台量子计算机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