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我四相(2/4)
繁复变化,端是神妙莫测,怎会不令他们为之即刻沉迷,再度惊骇。
“六脉神剑”对修习者的内力浑厚与否的苛求近乎荒谬——按照小宝的猜测,当年创出这门传世神功的段家先祖,说不定和创出“一阳指”的是同一个人。想来这位无比龙叉的老祖宗,定然也是个内力浑厚到没有道理可言的变态存在。若非如此,任凭他的武学造诣再如何深不可测,纵使能够创出两大神功的招式,却决计不能单凭想象便创出内功修炼的法门,真气运行的脉路。
两相比喻,“一阳指”是随便找个羸弱无力的孩童便可修习,由此循序渐进;而“六脉神剑”则必须是天下第一的大力士,才能习而用之。
普天之下,不将无名老僧那种非人级的存在计算在内,除非再蹦出一个像小宝和段誉这般超级幸运,内力浑厚到不可思议的家伙,否则即便王重阳在世,逍遥三老重生,张三丰再活一百年,也只能望而却步,遥不可及。
但见小宝十指纷弹,剑气潇潇,足下却是移动甚缓。即便他在三条变化无穷,无所不至的黑索包围之下,脚步也未曾跨出三尺方圆的范围。
好似杨逍、殷天正这等武功精湛的高手,已然隐隐察觉到渡厄三人竟能心意相通,如同一体,这般神奇的功夫众人同样是前所未见。因此小宝一轮“六脉神剑”使将下来,旁人心驰神摇之余,也不免暗自佩服南少林三大元老所使的“金刚伏魔圈”果然强悍至极,令人匪夷所思,恐怕当今天下也只有这似阵非阵,形如一体的佛门奇功,集合三僧各自的毕生修为,才能与这纵横八方,无可匹敌的“六脉神剑”斗个势均力敌吧!
各派高手之中,唯有俞莲舟和殷梨亭一边观战,一边低声交流心得,以张三丰所创的“真武七截阵”来和三大神僧的“金刚伏魔圈”相互印证,倘若两相对敌,孰优孰劣。
忽听小宝一声清啸,双手已各执一枚较长的圣火令,身法瞬间迅捷移动,如梦似幻,飘忽不定,手中好似两根铁尺的圣火令,使出来的却是天下无双的“独孤九剑”!
峨嵋派提早离去之后,剩下的各大门派中自然以武当、昆仑的剑法为最。何太冲夫妇的人品虽然不佳,武功比起当世最顶尖的几大高手也是相差甚远,但放眼中原武林,却也当得起剑术大家的赞誉。昨日英雄大会,夫妻二人目睹武当二侠的太极拳剑,可谓神乎其技,自叹弗如。然而张三丰是天下公认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宗师,千古难遇的武学奇才,他老人家所创的剑法,即便胜过了当世任何一种剑法,也算不得太过惊奇。
何太冲和班淑娴的剑术造诣非同寻常,不过数招便已瞧出小宝虽然手握非剑,所使的却是剑法无疑。然而跟着再看了片刻,这夫妻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各自瞧见对方的脸色苍白如纸,神色沮丧颓败,只觉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倘若昨日武当二侠所使的太极剑法已达世间至柔至绵的神妙境界,那么眼下龙小宝所使的剑法却根本瞧不出一丝规律与痕迹。
但见小宝在“金刚伏魔圈”内四方游走,随心而动,两根圣火令信手挥出,点戳刺扫,在三条黑索密不透风的围攻之下,竟没有一招回“剑”自守过——这便是“独孤九剑,只攻不守,无坚不摧,有进无退”!
片刻之间,两枚圣火令和三条黑索不知相互碰撞了几百次,声声怪响密集如雨,群豪听来不免心神难定,略感烦闷。这两般兵刃所用的材质均为世间极难求得之物,交锋时发出的声响也是大为怪异,旁人听见自然极不舒服。相比何太冲夫妇,俞莲舟和殷梨亭在剑法上的造诣更深一层,二侠亦是全神贯注,眼睛瞬也不瞬。然而他们的感受便和渡厄三僧见猎心喜一般无二,眼见小宝所使的剑法神妙无方,匪夷所思,心中之欢喜,实在难以表述。
独孤九剑的最高境界乃是“无招而胜有招”,与太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